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和各部门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编制本报告。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五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止。
一、全市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市高度重视,把贯彻实施《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暨政府网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信息办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分解指标,将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到各单位重点工作中,并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任务,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的开展。
(二)落实和制定相关制度
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增强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及时公开信息;落实保密审查制度,确保"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同时,对市市长信箱、人民网、市政府网站、门户网站的各类投诉、建议、咨询按照正式公文流程进行处理回复。
(三)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和途径
1、依据《条例》规定,对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分情况及时给予答复,为公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准确、有效。
2、按照"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要求,认真落实保密审查制度,公开的政府信息都经过保密审查。
3、保证制度性、政策性内容长期公开,阶段性工作信息逐段公开,经常性工作信息及时公开,动态工作信息随时公开。
4、加强对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及时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
5、充分利用我市人民政府网站、电子屏、宣传栏等形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
6、按照"谁制作谁公开,谁保存谁公开"的原则及时公开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做到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二、全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重点加强对我市动态信息工作的公开,为公众了解信息提供便利。
(一)主动公开数量
2013年,利用华阴市人民政府网站、电子大屏及其它方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概况类信息、工作动态、法规政策、各类简报、公共服务信息及各类专题信息6500余条。
(二)主动公开内容
2013年,我市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管理规范和发展规划、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业务事项、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重大决策草案等方面内容。
1、管理规范和发展规划
及时公开国家、省、市政府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市政府规章,各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和新开工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公开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类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
2、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事项
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进程及其处理情况;公开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公开了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情况。公开了普通中小学教育工作情况;公开了道路交通管理、交通违章、户籍管理等工作情况;公开了劳动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教育)、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城市医疗保险、生育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
3、政府机构和人事
公开了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公开了政府机关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的管理职能、业务范围。
4、重大决策草案
公开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等草案,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
(三)公开形式
1、政府门户网站
2013年,华阴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为各公开单位提供了信息发布帐号,方使了各单位的信息上传。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了市政府领导、政府机构、政务事记、领导讲话、政府文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行政许可、对外交往、应急管理、政府建设、统计数据、人事信息、招投标信息等信息。
2、电子屏幕
我办通过中心广场电子屏幕宣传形式及时向公众公布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类信息、政府公告等信息280余次。
3、其它方式
我市政府信息没有通过政府公报及其它公开方式公开的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由于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广、数量多,本年度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权利人向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人申请公开信息的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目前,我市未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收取费用。
五、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处理情况
2013年,我市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发生。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存在的问题
1、公开难度较大
政府信息公开面广量大,由于部分单位的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不深,工作开展主动性不够,不能及时的上报本单位信息,从而使有些重要信息就很难按要求及时快速的更新。
2、公开尺度难以掌握
有些信息是人民群众想知道的,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又只能部分公开,宣传解释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个别单位对应予公开或不予公开的信息定性不准,尺度难以掌握。
3、公开的形式不够
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受到制约,政府信息除在市人民政府网站、广场电子屏上公开外,还需更多形式更多渠道方便群众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如设立公共查阅室等)
4、信息公开内容有待丰富
目前,公开的信息面比较窄,信息内容不够丰富,有待加强。
(二)改进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政府信息公开的良好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情况,争取得到理解与支持。同时加大督办力度,敦促各相关部门认真梳理信息目录,做好分类公开的各项工作,及时公布信息,切实做到信息公开的内容按省、市政府的要求,常换常新。
2、加大公开力度,切实丰富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同时,对部门的信息,按"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除政策、法律明确规定不予公开的信息外,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丰富公开内容,努力做到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
3、 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努力探索信息公开的新路子,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公开方式,畅通公开渠道,方便社会团体、单位、个人及时了解政府信息,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府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予以公开。